【課程背景】
在當今快速變化和高度互聯的世界中,傳統的線性思維模式已不足以應對多層次、多維度的問題,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和挑戰。這些挑戰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因素,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出發,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決策。因此,具備系統思維和全局思考能力對于企業管理人員來說至關重要。
面對錯綜復雜的管理場景,管理者須具備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,識別問題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關系,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創新而有效的解決方案。系統思維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方法論,能夠協助管理者理解復雜系統的動態性,預見潛在的變化趨勢,并采取前瞻性的管理策略。
本課程旨在幫助管理人員培養和提升系統思維和全局思考的能力。通過學習本課程,學員將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審視問題,避免陷入“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”的局部和片面的思考方式。同時,學員將掌握并應用系統思維的基本方法和工具,如“因果回路圖”,從而能夠更加深入地洞察復雜問題的內在關系和結構,找到問題的關鍵點。
此外,本課程還將教授系統的基本模型,使學員能夠在解決問題時找到杠桿解和根本解。通過學習和應用這些模型,學員將能夠更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,提升工作效率。
【課程收益】
通過參與本課程的學習,管理人員將能夠更好地應用系統思維和全局思考,提升個人的決策質量和團隊的管理效能。具體將獲得以下收益:
● 培養和提升系統思維和全局思考的能力,能夠在面對復雜問題時,從宏觀的角度出發,全面分析問題的各個方面。
● 樹立“系統觀”和“整體觀”,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,避免陷入“本位主義”的局限,能夠從整體的角度出發,找到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。
● 掌握并應用系統思維和全局思考的基本方法和工具,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,提升工作效率。
● 學會使用“因果回路圖”等系統思維工具,深入洞察復雜問題的內在關系和結構,準確找到問題的關鍵點。
● 掌握系統的常見“基本模型”,能夠在解決問題時,找到杠桿解和根本解,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。
課程時間:1~2天,6小時/天
課程對象:企業管理人員、部門負責人、中高層管理人員、儲備干部等需要在工作中需要應用系統思維和全局思維的管理人員
課程方式:講師講授+案例分析+工具演練+情景模擬+講師點評反饋+沙盤模擬
【課程特點】
本課程的教學極度注重和學員之間的互動,充分運用多種有效且廣受成年人歡迎的教學方式,例如:案例教學,小組討論,成果分享,頭腦風暴等,讓學員積極參與到課程的學習和討論中。在課間多次互動練習和案例討論,讓學員進行系統思維訓練和工具的應用,引導學員按既定方法和步驟進行練習。
【課程大綱】
導入:打破認知思維的天花板
1. 認知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
2. 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認知的高度
第一講:認知篇——系統思維幫助管理者建立整體全局觀
一、系統思維注重思維的整體性
導入:為什么管理者解決問題往往是無效的?
1. 解決復雜問題需要系統性思維
2. 系統思維與全局思考
1)系統論是系統思維的基礎
2)整體性是系統思維的核心
3.系統解決問題的163模型
二、系統的構成要件
導入:公司的目標、構成要素與關系是什么?
1. 構成要素
2. 關聯關系
3. 目標
三、系統思維的“四大特征”
1. 整體性:整體全局
2. 關聯性:因果回路
3. 發展性:反饋回路
4. 動態性:動態演化
第二講:方法篇——系統思維的方法和工具
一、不同角度與維度分析問題
案例導入:二戰中盟軍戰斗機的加強設計
1. 換位思考
1.1利益相關者分析
1.2對方視角
2. 升維思考
2.1站在更高的維度
2.2嘗試不同的角度
3.動態思考
? 3.1 正反饋(增強回路)
? 3.2 負反饋(調節回路)
? 3.3 延遲效應
二、多因素分析法——系統思考的框架
案例導入:某企業的員工食堂管理措施
1. 系統的狀態和行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?
2. 各個因素是如何影響系統的狀態和行為的?
案例:特斯拉“開放專利技術”的系統思考
2.1影響的程度
2.2影響的方式
3. 影響各個因素的又是什么?
4. 這些因素之間是否/如何相互影響?
案例:某公司管理者的困局
1)反饋回路
2)延時效應
第三講:應用篇——系統思維的模型與管理應用
一、系統思考的基本模型
1.指數型增長VS成長上限
案例研討:某新能源汽車廠商的策略是否有效?
2. S型飽和
案例研討:電力行業傳統煤炭發電的前景
3. 振蕩波動
案例:市場的周期性變化
4. 自適應演化
二、系統思考在管理中的應用
1. 抓住本質——透過現象看本質
工具:冰山模型、5WHY分析法、系統思維模型
2. 關注主要矛盾——問題的杠桿解與根本解
工具:二八法則、動態回路
3. 動態思考問題——抓住聯系與關鍵變量
工具:因果回路圖、環形思考
4. 注意“非線性”——關注延遲效應
案例:管理制度為什么需要時間的沉淀?
5.注重管理工作短期與長期的平衡
?5.1 管理中的飲鴆止渴
?5.2 管理中的共同悲劇
6.系統思考的有限理性
7.系統管理的精準干預
? 7.1 參數調整
? 7.2 結構優化
? 7.3 目標重構
8.系統性解決管理問題的三性:精準性、系統性、有效性